一年一度的金融生活消費狂歡節——中國平安第六屆"1.08財神節"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今年的"1.08財神節"延續了中國平安"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的理念,重點聚焦線上線下金融消費場景的構建以及加強國民財商教育,通過一系列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公開課,幫助國民合理規劃理財和投資,提升金融消費的"鈔能力"。
金融消費者“鈔能力”待提升
據悉,平安式的“鈔能力”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解讀:一是知財善用,賦予國民專業理財能力;二是財為所用,賦予國民創造美好生活能力。消費者通過平安提供的豐富產品組合及服務,能夠進行財富的合理使用及規劃,實現物質財富上的增值;此外,還能通過平安有趣有價值的財富知識課堂,學習金融知識,更主動、更全面地了解和管理財富,識別、防范金融風險。
據央行2019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現階段還需著重提升消費者的金融知識和技能,改善消費者的金融行為。近日央行起草了《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對于新形勢下強化和統一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監管要求,充分落實銀行保險機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主體責任,維護居民金融財產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維護金融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
金融消費者能力缺失面臨多方面風險
據觀察,目前消費者在普惠信貸領域主要面臨“知情權”、“個人信息的不當使用”“普惠金融的人群往往存在過度負債”等多方面風險。不少互聯網貸款產品看上去給客戶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背后對于公民個人信息的使用是否恰當仍需界定,多數小微企業主對自己合適的負債水平也缺乏專業的認知。
而之所以出現上述這些風險,主要原因是目前金融消費者存在兩個方面的能力缺失。
一方面是社會大眾中金融素養相對比較薄弱。由于在學生時代,消費者很少也很難接觸到真正意義上的金融素養培訓,致使他們目前的金融能力、金融素養整體缺少。另一方面是很多普惠金融的受眾對于信貸產品的認知不足。以小微企業為例,在真正接觸到金融機構之前,很多小微企業會認為自己能非常容易、快速、無抵押、無擔保拿到一筆非常高的額度的貸款去支撐當下的發展。而實際上,由于其經營相對不穩定,潛在的風險也相對較大,貸款其實并不容易。
金融業良性發展的核心在于形成正向循環
針對以上問題,平安普惠認為,消費者保護與商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首先金融供給者需要建立起一個可持續的、良性的商業生態,這里面包括業務模式、產品結構,還有客戶服務的體系。一方面以客戶為中心,讓客戶在適當的范圍內得到最好的服務和產品;另一方面,企業必須要可持續發展。金融供給者要通過適當的盈利,保證不斷擴大經營,服務更多的人群。
其次,有了可持續的良性商業生態之后,金融供給者必須要在商業生態里面,把消費者保護融入其經營準則。最后,金融供給者需要提升供求雙方的能力以及意識,建立一種從需求者的角度來看是健康的、可負擔的借貸關系。
平安普惠始終認為,商業的可持續性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賦能,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積累、數據驅動,通過內部風控邏輯、風控結構的優化,提升對于客戶的識別能力,以及為客戶提供適當服務的能力,金融供給者才能真正做好消費者保護。
平安普惠從多維度賦能金融消費者保護
平安普惠在自身普惠信貸業務中便力求打造這種正向循環。經過反復的實踐,平安普惠目前歸納出一個KY體系(KY體系是平安普惠借助精準風控,為實現“負責任的金融和負責任借貸”而歸納的服務標準),讓金融消費者在接觸金融服務過程當中,感受真正正規合適的金融服務。
此外,平安普惠在業務中各環節創新的運用了包括高準確率的人臉識別技術、微表情、AI面審機器人、智能客服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遠程面談與欺詐電網應用、多維度視角的信用認證體系,以及大數據和反欺詐風控模型等新的金融科技,力求打造科學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
同時金融企業對于金融消費者的賦能問題也不可忽視。平安普惠通過“維C行動”,建立一個金融消費者能力提升的公益平臺,從中重點提升金融消費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處理能力;同時還能通過風險教育引導金融消費者,讓消費者在借貸方面對自身做一個客觀全面的自評;還可幫助金融消費者完善維權方面的基礎常識和教育。目前平安普惠已先后聯合公安、教育局、NGO以及公益組織,滲透到不同的場景下做信貸知識的講座;還和喜馬拉雅等APP合作,推出了一個八期的關于小額信貸的權益保護和應知應會的教育課程,收聽量超百萬人次。
在前不久中國經濟網與中國平安與共同發起“金融消費者素養提升計劃倡議書”后,平安普惠聚焦小微企業主、工薪階層人群,增強其對有害網絡信貸業務的甄別和抵制能力。在接下來“數字金融與普惠金融客戶保護與賦能行動計劃 ”(簡稱CPCP)的項目里,平安普惠還將會積極參與幫助平臺構筑更加完整的金融領域權益賦能的生態。
本次“1.08財神節”,平安普惠將和平安集團旗下多個子公司一起,在全國舉行"鈔能力學院"之"百城千店·國民課堂"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宣傳,以幫助國民提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及金融消費素養,為創造更健康、規范、良性的金融環境做出應有的貢獻。
截至2019年11月底,平安普惠累計為超過1300萬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為主的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借款服務。約60%的借款人在通過平安普惠申請借款時,3年內未從銀行獲得過經營類貸款,但通過平安普惠的借款服務,兩年后45%的客戶自行獲得了銀行貸款,金融能力得到了較大提升。
隨著我國普惠金融在政策支持、監管引領、數字金融技術進步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取得了快速發展,國人享受金融服務便利的同時也受著傷害,國人對于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需求變得愈發強烈。作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平安普惠將會在創新性解決小微人群的中小金額信貸需求的同時,繼續堅持深入開展金融消費者保護與教育工作,提升消費者的金融能力,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關注
麥當勞肯德基掀起打折促銷潮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天津雅迪召回TDT1126Z型電動車 腳踏間隙不合理怎么回事
科創板上市的芯海科技賄賂地方官員獲取政策補貼 凈利潤疑似“參水”
海南免稅店有多便宜 一臺iPhone便宜2000多 每人限購4件